(本文同步刊登於30+BLOG)
角落照片 (2).jpg
眼前這個剛為我泡好一杯溫暖的焦糖拿鐵,
問我要不要來塊布朗尼的女孩,

她的名字叫做角落。

她告訴我,
「角落」(Bais)是母親賦予她的名字,
不只是因為她出生在蘭嶼朗島部落深處的角落,
也有她「能夠到世界各個角落」的意思。
所以「Bais」,不只是她的根,也是她的夢想。


20160506_6163.jpg

唸完高中,準備升大學的那一年,
母親在山上種田準備下山時摔傷。
在醫院時.她的母親說:
「因為家裡正準備要蓋房子 需要ㄧ筆錢,

我們家境也不算富有,所以
可以請你暫時先別升大學嗎?」

於是Bais把自己存的錢,都給了家,
只留了2000元在自己身上,
就到台北投靠表姊,並在台北租了一間沒有窗、
只夠放一張床的兩坪房,一住就是七年。
那是她在台北最孤單的角落。


20160506_3200.jpg
那些年,Bais常常把工資都寄回家,
自己只留500元在身上,
過著用吐司打發三餐、
在酒吧和咖啡廳打工的生活。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19歲的生日,
沒有母親做的芋頭糕、沒有大肆喧鬧的慶祝。
她依然在酒吧上著班,直到凌晨一點才準備搭公車回家,
但那一晚,她卻在大雨中錯過了班車,身上只剩下6塊錢,
求助無門的她,只好獨自在公車站待了一整夜,
直到天亮,搭上第一班公車回家,
匆匆洗個澡,一夜未眠的她,又出門打工了。


20160506_1098.jpg
結束了五年的酒吧生活,在朋友的介紹下,
Bais開始在「朵兒咖啡館」工作,
她發現自己很喜歡做蛋糕,並開始夢想有自己的咖啡店。
同事們對她就像家人一樣,對她而言,「朵兒咖啡館」
不只是電影的場景,更是她在台北的歸屬、
和開始擁有未來「要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店」的夢想角落。


等家裡經濟狀況改善了,她告訴父母,
她想存一筆錢,回蘭嶼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原本只是想自住,希望有時間能夠陪伴逐漸年邁的父母,
卻誤打誤撞的開起了自己的咖啡店,就叫做「角落Bais」。


角落照片 (3).jpg
幽靜的角落咖啡座落在朗島村的最深處,
常常讓慕名而來的旅人找不到路,鬧出不少趣事。
但Bais說她自己是會去找隱密特色小店的人,
所以她深信,這裡一定也會吸引這樣的客人來。
六坪大的咖啡店,如同她的人一樣,
小巧卻很有靈魂和溫度。
甚至保留了朵兒咖啡館的油漆顏色和掛燈。

不只如此,很難想像店裡充滿設計感的擺設,
其實大多來自於她的房間,
記錄著Bais人生各個時期的故事。

角落照片 (5).jpg
比如說沒錢舖地板,
她就把家裡被白蟻侵蝕的
工作房(makarang)和地下屋(vahay)拆掉的木版當作地板。
每一塊木板都有50年以上的歷史,
全靠長輩親自上山、用斧頭切割而成,
記錄著那個推崇勤勞是美德和追求工藝的年代。
書架上,擺放的是國中時爸爸在海邊捕魚撿到的水壺、酒瓶和浮球,
另外也有在台北咖啡店工作時留下的乾燥花、
朋友送的畫、和客人用明信片交換的書。
從這些小地方,都不難看出她舊物新用的創意,
和愛物惜物的態度。

「用自己的個性去開店」,
是Bais覺得回到家鄉創業很棒的部分。


角落照片 (1).jpg
在這裡,人生第一次,

在去過大大小小的角落、
在歷經孤單、疲憊、幸福和收穫之後,
這個叫做Bais的女孩,
終於回到家鄉,用自己的汗水,
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角落。

在這裡,手機收不到wi-fi,
也沒有電話可以預訂,
因為她希望,在這個角落,
大家可以交換彼此的人生故事,
找回人與人之間溫暖的連結。

 

arrow
arrow

    小島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